開頭:溫馨而真誠

親愛的[老闆姓名]:

感謝您多年來對我的關心和支持,特別是在我每次遲到都用「釘釘打卡失敗」當藉口時,您還能面帶微笑地說「下次記得截圖證明」。這份包容,比薪資還讓人感動。經過深思熟慮——以及反覆確認新公司的年假是不是真的有18天後——我決定離開[公司名稱],追求一段不用每天盯著釘釘紅點直到眼睛發酸的新人生。

在這裡的日子,我學會了三件事:第一,如何在會議中看起來很專注,其實正在回覆私人訊息;第二,如何把「正在加緊處理」這句話重複使用37次而不被發現;第三,真正的團隊精神,是大家一起在下班前五分鐘集體刷新釘釘,等著那個「已讀」變「簽收」。這些寶貴經驗,將伴隨我走往下一階段的職場冒險。

我永遠不會忘記,是這家公司教會我:工作可以忙,但心情不能亂;郵件可以多,但笑容不能少。而現在,我準備帶著這份從釘釦戰場上淬鍊出的智慧,轉戰下一個戰場——希望那邊的打卡系統,至少別在我眨眼時就自動登出。



原因:誠實而不失禮貌

原因:誠實而不失禮貌

說到辭職原因,千萬別寫「因為每天加班到像殭屍」或「主管的笑話比會議還冗長」。我們追求的是幽默,不是火葬場。這部分的藝術在於——把真相裹上一層巧克力外衣,甜而不膩,咬下去才發現內餡有點刺,但誰也不會真的生氣。

你可以坦承想追求個人成長,但別說得像公司是個封閉的魚缸,而你是條渴望海洋的金魚。試試這樣:「我決定去探索一下世界地圖上還沒被標註的『未知區域』,畢竟人生不能只靠『已讀不回』來證明存在感。」 既點出想突破現狀,又暗諷了釘釘文化,還帶點冒險氣息。

若真是為了健康、家庭或轉行,也無需遮掩,只需包裝得體。例如:「我想花更多時間陪家人,尤其是我家貓,牠最近投訴我回消息的速度還不如釘釘提醒打卡。」 真誠中帶笑,誰能不心軟?

記住,這不是告別式,而是畢業典禮。你不是逃離,而是升級。用智慧把離職說成一場溫柔的自我實現,讓老闆看完不僅點頭,還想默默收藏你的辭職信當範本。



工作交接:細緻而周到

工作交接:細緻而周到

辭職不是逃離現場,而是優雅退場的藝術。你不能像電影裡的特工一樣炸完資料就跳傘離開,留下滿屋子問號的同事。所以,交接這一步,請務必做得比你的前任還像個人。我將在接下來的兩週內完成所有手頭的工作,並整理相關文件和資料。同時,我也會與[同事姓名]進行詳細交接,確保項目的平穩運行。這句話聽起來很正經,但背後藏著的是你對團隊最後的溫柔。

別只寫「我會交接」,要具體到讓老闆看了想給你加最後一個月薪水。例如:我已將專案A的進度更新至共用雲端,並標註了三個紅色警報區塊;客戶B的溝通風格是「早上七點前別惹他」,建議回郵時間設為上午九點半後;還有那個誰誰誰——對,就是總在會議中打斷別人說話的那位——請用表情包緩和氣氛,實測有效率達83.7%。

交接不是甩鍋大賽,而是你職業素養的終極彩蛋。把流程寫清楚、把暗雷標出來、把口訣傳下去,讓接手的人覺得你不是走了,是留下了一本《江湖生存指南》。這樣,就算你已經在海邊喝椰子,大家提起你還是會說:「那傢伙,走都走得這麼靠譜。」



感謝與祝福:真摯而溫暖

感謝與祝福:真摯而溫暖

交接做完了,責任扛起了,接下來就是展現你「人情味爆棚」的時刻——感謝與祝福。別以為這只是公式化的一句客套話,其實它可是整封辭職信的「情感壓軸戲」,就像電影最後五分鐘的催淚橋段,做得好,大家記得你是個有溫度的人;做不好,可能就被當成「拍拍屁股走人」的冷血員工。

感謝公司,不是為了討好誰,而是誠實地回顧這段旅程。比如說:「感謝釘釘讓我從『文件命名為123』的新手,成長到能用甘特圖規劃人生」——幽默中帶著感恩,既不失敬意,又讓人會心一笑。別忘了點名感謝幾位並肩作戰的戰友,哪怕只是一句「謝謝小王每次幫我擋主管查勤」,都能瞬間拉近感情。

祝福更要真誠又有創意。不要只寫「祝公司蒸蒸日上」,可以升級成:「願釘釘的伺服器永遠不當機,加班次數比我的髮量還少」。這樣既表達了善意,又保留了你的個人風格。畢竟,告別不是斷線,而是換一種方式繼續連結。



簽名與日期:正式而規範

終於來到最後一步了,別以為簽名和日期只是形式,這可是你職場形象的「壓軸彩蛋」!想像一下,一封辭職信寫得風趣幽默、情真意切,結果結尾連名字都沒留,就像喜劇電影演到高潮突然黑屏——觀眾只想喊:「喂!你是誰啊?」所以,千萬別讓自己變成那位「無名英雄」。

簽名不只是簽名,它是你的個人品牌最後一次亮相。建議手寫簽名掃描上去,如果只能打字,至少用個稍有設計感的字體(但別用Comic Sans,那會讓人懷疑你是不是在開玩笑)。至於日期,請務必寫當天的真實日期,別寫成「宇宙和平紀念日」或「我終於自由了之日」,就算內心這麼想,也請保持表面專業。

格式上,遵循「此致/敬禮」搭配右對齊的姓名與日期,是華人職場的黃金標準。這不是古板,而是禮貌的儀式感。畢竟,你今天優雅地離開,明天才有可能帥氣地回歸。

記住:完美的結尾,能讓你的離場像片尾曲一樣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