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5 日,在钉钉十周年暨 AI 钻钉 1.0 新品发布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资讯中心主任马法红发表《10 万员工从制造到智造,传统行业的 AI 创新》主题演讲。

作为山东最大的民营企业、一家拥有超过十万名员工的制造业巨头,魏桥集团在过去短短两个月内,由一线员工自主开发超过 800 个钉钉 AI 应用,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 AI」运动。

从工具到入口:钉钉成为智能化转型基石

魏桥与钉钉结缘于 2023 年,最早应用于考勤、OA 审批等场景。随着对钉钉文档、会议及 AI 助理等功能的深入使用,团队对钉钉作为「未来智能应用入口」的信心与日俱增。2025 年初,魏桥决定全面拥抱 AI,将钉钉确立为全员数字化统一入口。

三大基础工程快速落地,夯实智能化底座

战略升级后,魏桥迅速完成三大基础工程:不到三周将十万员工账号全面切换至企业版;基于大型制造企业对数据安全的严苛要求,完成钉钉的私有化存储部署;引入钉钉 AI 应用平台并实现本地化部署,为后续创新铺平道路。

组织变革:IT 角色转型与「数智化专员」诞生

基础就绪,真正的智能化组织建设才刚启程。马法红点出数智化转型核心痛点与破局之道——IT 部门角色必须彻底改变。「我们不再是包办一切的『技术实施者』,而要成为『数字化工具运营者』和『全民教练』。」她特别强调,最大的障碍是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间的「语言不通」。

为此,魏桥在生产和业务部门创新性地设置了「数智化专员」职位。「他们是精挑细选的种子选手,」马法红介绍,「业务能力过硬,兼具 IT 思维,且主动好学。」这些数智化专员迅速成为部门间的「超级连接器」,为后续的 AI 应用爆发奠定了组织基础。

先求量,再求质:开启「全民 AI」运动

面对 AI 赋能这场「马拉松」,魏桥提出了极具魄力的行动纲领:「先求量,再求质」。「我们鼓励十万员工,人人动手,全员参与,成为 AI 的开发者与使用者,」马法红解释,「哪怕做出的应用只能带来一点点效率提升,它就是有意义的。」

这种降低门槛、鼓励试错的策略,旨在快速、大量地收集真实业务场景。三个月内,员工自发创建了 800 多个 AI 助理。在现场,马法红分享了三个从海量应用中脱颖而出的典范案例。

一线员工创造的三大标杆应用

电解工崔师傅自主开发了查询电解槽快样检测数据的 AI 助理。工人无需再跑办公室查电脑,在车间即可即时获取关键生产数据。

设备科马师傅整合了公司所有安全制度、规范构建知识库,通过利用钉钉 AI 表格的 AI 识图能力,实现安全隐患拍照自动识别、自动生成记录、自动派单并跟踪闭环,大幅提升巡检效率和隐患处理率,数据还能反哺知识库形成正向循环。

资讯中心搭建的「资讯中心 AI 助理」则成为了超级救火队员。过往,资讯中心不到 60 人的团队承接了近 400 个业务系统的优化运维工作。如今,这个 AI 助理可以即时在线接单,自动解答 50% 的 IT 问题,让技术人员精力得到释放,专注于处理复杂问题。问题解决流程实现全自动化、可追踪,团队效率提升 70%,员工满意度也显著提高。

从量变到质变:迈向集团级「明星应用」

海量应用涌现,自然筛选出了高频、高价值的场景。『先求量』恰恰高效完成了场景识别,』马法红指出。未来,魏桥将在『量』的基础上『求质』,集中资源将高价值场景打磨成集团级『90 分明星应用』。

『AI 赋能是一场马拉松,绝非百米冲刺,』马法红在演讲尾声再次强调,『它需要耐心、容错,更需要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在魏桥,十万产业员工正在用双手,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智能化未来。』这场由钉钉平台支持、全员参与的数字化革命,不仅重塑了魏桥的工作方式,更在传统制造业的土壤里,培育出智能升级的澎湃新动能。

We dedicated to serving clients with professional DingTalk solutions. If you'd like to learn more about DingTalk platform applications, feel free to contact our online customer service or email at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With a skilled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s team and extensive market experience, we’re ready to deliver expert DingTalk services and solutions tailored to your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