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IT部门怎么什么都做不了?」

男装品牌雅戈尔集团IT工程师熊彦平加入大公司后,经常听到业务部门这样的评价。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的他也感到委屈,因为太多IT开发需求并不是单靠一个技术人员猛敲代码就能搞定的。

据他介绍,按照传统的开发方式,一个再简单的应用,至少也要“卷”三个人进来——一个产品经理兼UI设计、一个前端开发、一个后端开发。从沟通需求到产品设计,哪怕前后端同时开发,最后再到测试上线,一个应用没有一周时间“死不出来”。

更麻烦的地方在于,有些需求是“伪需求”。这意味着,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应用,可能只“存活”一个星期,业务部门就不用了,就像季节限定的口味,仅在特定的一段时间需要。

这样的现状导致了文章开头描述的怪现象:IT部门必须谨慎评估开发的必要性,开发周期也会较为漫长。IT部门的工程师没有一个闲人,业务部门却觉得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熊彦平在工作中感受到,像雅戈尔这样的大集团企业,IT建设和数字化系统已经非常完善,IT技术人员不需要“吭哧吭哧”搭建全代码ERP系统、CRM系统……他们的工作场景更偏向“维护”。

他最初加入的是雅戈尔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作为IT人员,他的大部分工作是运维管理。哪里卡壳了,领导会叫他过去看一下;登录密码遗忘,同事也会找他。

后来赶上全集团IT部门整合,他被编入IT部门业务组,对接业务需求。在总部,他依旧会听到一些吐槽的声音,因为面对众多业务需求,开发部门常常没有人手支持。

但转机出现在一次钉钉低代码训练营。熊彦平被派去参加学习,从零开始,用“拖拉拽”的方式搭建了一个应用,最终拔得头筹。他说:“那次接触到低代码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原来几个人协作至少要两天才能完成的开发工作,我仅用三个小时就完成了。”

熊彦平感觉到低代码给IT部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面对业务部门的需求,他不用费尽心思协调开发资源了,他发现自己一个人用钉钉低代码工具“拖拉拽”就能快速响应。

看上去,熊彦平依旧没有写代码,但很多事情已经开始悄然变化。

HartMarx事业部的专属门户

熊彦平用低代码解决的第一个正式需求来自HartMarx。雅戈尔集团近年来收购了这家美国男装百年品牌,这意味着要将这个新事业部纳入已有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中。

独立的事业部意味着管理风格、业务流程多少都会有所差异。而且,雅戈尔集团的每个事业部都有各自完整的组织架构,包括商品部、技术部、采购部、市场部等,每个下属部门都有特定的日常工作和关注事项。

但是,HartMarx事业部与其他事业部甚至总部员工共用同一个钉钉工作台,这导致HartMarx员工在提交审批流程、调取数据等场景时,经常找不到相应入口和存档位置。因此,HartMarx部门希望有一个专属的、完整且智能的流程管理平台。

熊彦平想到了早期的网站门户形态,他用钉钉低代码搭建了一个构想中的门户,按照HartMarx事业部的下属部门划分了不同的频道栏目,供不同部门个性化编辑。比如HartMarx的采购部,把自己常用的“开发面料申请”、“面料库”等高频应用放在了门户首页的“采购部”一栏,方便调用。

然后,熊彦平将这个总门户放在工作台入口,所有HartMarx事业部员工只需点击这个入口,就能进入专属于自己事业部的管理平台。

熊彦平说,HartMarx信息化门户平台搭建好后,其他事业部的老总也找过来,想要一个同类的。“他们都觉得,事业部有自己的门户平台入口非常方便。每天打开它,就可以连接到所有工作。”

用钉钉低代码帮助事业部搭建的门户解决了大问题,有部门总经理专门为此请熊彦平吃饭表示感谢。其他同事调侃他:“我们也做了挺多工作,怎么没请我们吃饭?”

如果细心观察,你还会发现,门户上的每个应用后面都有一串实时变动的数字,这个数字代表该应用的点击量。熊彦平说,“真正有用的应用才是有价值的。”他在用钉钉低代码搭建这些应用时,特别注意“埋点”,即统计每个应用、每个功能的使用频率。

“自己搭建的东西,能看到大家在用,真的很有成就感。”熊彦平说道。

成立低代码小组,赋能业务创新

公司内部也特别看重低代码的价值。雅戈尔集团CIO王歆在IT部门内成立了低代码小组,任命熊彦平带领这个团队,专门通过钉钉低代码解决业务部门提出的长尾需求。

“低代码开发能够减少日常开发工作量的40%。理想状态是,我们重新定义产品开发边界,通过低代码工具将产品设计、开发、测试、交付等角色整合在一起,让所有人都是需求者、开发者、测试者,让开发与应用团队回归到业务本身的应用场景中。”王歆表示。

搭建HartMarx门户平台,让熊彦平一下子成了IT部门的名人。很多业务部门的同事慕名而来,想问他某个场景能不能解决。

熊彦平介绍,不同事业部要解决的核心场景差异很大。比如电商事业部是一个数据统计分析大户,他们每天要统计、对比各种维度的数据。

有一个岗位的人负责关注GMV,熊彦平说,这个人每天都得加班。因为他有一项工作,需要每天上班前,把所有品牌涉及的淘宝、天猫商城、抖音、唯品会等多个电商平台的GMV统计出来,汇总成一个总数据上报给领导。因此,每天早上八点半之前,他都在加班。

终于有一天,这个人找到了熊彦平,问他能不能解决这个“麻烦”。

熊彦平通过钉钉低代码的API接口,调用了雅戈尔集团核心数据库的数据,设定了需要抓取的GMV数值,规定好了报表的呈现格式,并借助钉钉低代码的一键截图功能,只需点一下按钮,就能生成数据报表图片,发送给相关领导。

据熊彦平介绍,这里面用到的功能并不算他原创,但钉钉低代码“学习手册”里有大量的案例,他看完后举一反三,就能自由组合出多种用法,快速解决业务部门各种个性化的场景需求。

“现在这个岗位的同事,等个红绿灯的时间就把工作完成了。”熊彦平说。

据王歆介绍,雅戈尔IT部门要求每个人都具备低代码能力。他要求参加低代码培训的所有IT员工都要完成课堂作业,还自掏腰包给优秀学员发红包。因为在王歆看来,企业引入低代码工具,可以有效缓解开发人手不足、开发流程长、开发与业务之间沟通成本高等多项问题。“IT部门可以做到快速开发、迅速迭代,低成本交付。”

数字化是工具,价值在于赋能业务

“数字化只是工具,而工具是没有灵魂的,工具本身也没有价值。工具必须结合一系列业务场景,产生管理行为,才能创造企业效益。”王歆认为,所有优秀的数字化企业,一定要把数字化与公司的战略、使命、愿景相结合。因此,IT要比业务多想一步,让数据智能化地赋能业务。

现在熊彦平是整个部门“估排期”最准的人,基本上每个需求多久能用低代码搭好,他听完描述就能心里有数。

但他依然时常刻意尝试用新方法实现业务需求,他很沉浸于这种“创造”的感觉。他说,对于一名IT技术人员来说,有了低代码这种工具,从产品设计到开发完毕交付给用户,整个过程让他充满责任感和价值感。

以前在子公司做运维时,熊彦平要到处跑,解决问题。听多了问题和抱怨,这份工作反而带给他很多用户视角。所以他现在很满意担任这个低代码小组长,“现在每天我有大段完整时间搭应用,我很享受这种工作状态。”熊彦平说,他要想方设法把最好的产品——傻瓜式交互界面的应用送到业务同事手中,越多的同事用起来,越多的同事夸好用,他就越有成就感。

We dedicated to serving clients with professional DingTalk solutions. If you'd like to learn more about DingTalk platform applications, feel free to contact our online customer service or email at 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With a skilled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s team and extensive market experience, we’re ready to deliver expert DingTalk services and solutions tailored to your needs!